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

工作的意義?

        工作的意義是什麼?不要上谷歌找答案,也不要翻書找資料,捫心自問,你工作究竟是為了什麼?想要得到什麼?每個人對工作的定義都不同,取決於他們想在這份工作上獲得些什麼。有些人想得到財富;有些人想充實自己,學習更多;有些人是為了社會貢獻而工作,當然也有些人就只是為了混日子而隨便找一份簡單的工作來應酬。每個人對工作都抱有截然不同的想法,而我的想法就是增進自己,變得更優秀,進而幫助後輩,賺取原本就屬於自己的錢財。

        工作不該是枯燥乏味,毫無樂趣,每日逼自己無奈起床發脾氣的事,工作本應該是生活的一部分,在那裡達成你想完成的目標,又或者讓你離目標更加靠近。工作上除了可以吸取不一樣的知識,目睹更大的世面,還可以讓自己找到人生方向,知道自己該往哪個方向繼續前進。若是整天怨天尤人,唉聲嘆氣,對工作內容極度不滿意,那不只是浪費時間、精力,也不可能達成目標,這些夢想到最終都只是痴心妄想。

        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選對道路,選對工作,就先問:自己快樂嗎?滿意嗎?為何不滿意?為何感到委屈、不自在?是自己的問題還是別人所造成的問題?睡前墊高枕頭好好深思自己在工作上得到了什麼,知識?經驗?金錢?友情還是愛情?這些都是可以思考的範圍。或許自己本身不挑剔於薪資的高低,只在乎自己跟隨稱職的老闆,或是認識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或同事,這些都是可以成為工作的意義。金錢固然重要,但收穫同樣重要,我也希望自己除了可以擁有穩定且可以持續升高的薪水,也希望自己能遇上一名懂得訓練,帶動員工前進的好老闆,與此同時也可以結識一些可以同舟共濟,共患難的同事。

        以前的我總覺得踏入職場就不可能遇到知心的同事,但我的的確確遇到了好幾個可以一起聊心事的夥伴,在工作上也可以互相配合。雖然離職後不常見面,但在信息裡,或是一見面都能聊天聊地,相處得很自在。同事之間的友情會比普通的友情來得特別,他們可能會比你的親朋好友還了解你,因為你的性格、工作狀態、個人習慣,他們都了若指掌、一清二楚,而你也有將近一半的時間都與他們共處。工作不該只是埋頭執行任務和盲目的按照時間上下班,而是從中得到樂趣,體驗不一樣的人生狀態,不斷改善自我,持續進步。


2020年11月29日 星期日

愛好書寫

        書寫是我每日必定會做的事,無論是寫筆記還是記錄靈感題材,我都會拿起筆親自寫下來。如今有大部分年輕人都不常寫字,都習慣用手機或電腦來做記錄,而通常他們都會面臨突然不記得某個字該怎麼寫的情況,有些甚至只記得拼音,不記得字長什麼樣。中學或大學畢業之後,很多人基本上都不會再提筆寫字,更不會選擇用筆記本來做記錄。不常寫字的人一眼就能看穿,因爲他們的字體肯定與中小學時期沒什麼太大分別,要麽四四方方,筆劃僵硬,一筆一劃都寫得特別用力;要麽圓圓滾滾,已經不像中文字體,就連筆劃都看不清楚。當遇到沒有線條的紙張時,字體就會開始東倒西歪,基本上跟鬼畫符沒什麽兩樣。

        平時有寫字、練字的話真的會有很大的差別,我看回以前自己的字體時發現,現在的字更具有個人特色,當然也比較自然、整齊和平整。我覺得寫字是件很養生的事,有助於思考,在書寫的同時也可靜心,緩解情緒。我從小就很喜歡寫字,雖然寫的字體相當見不得人,但就是喜歡抄抄寫寫,把自己喜歡的字句都寫起來保存著。後來上了中學,開始看一些外國翻譯小說,漸漸喜歡上繁體字。我喜歡繁體字的主要原因是筆劃夠多,寫起來比較平整,以前學寫書法的時候就覺得筆劃越少的字越難寫,反而筆劃多的字體可以寫得更流暢,無需在意過多的細節。

        會閲讀繁體字不代表你可以自己書寫出來。我是從大學開始喜歡抄寫一些關於創作的資料,從那時候才慢慢學習如何寫繁體字,而現在我已經寫了滿滿兩本的繁體字資料,練就了不需要任何參考就能寫出繁體字的能力。在那之後我不管是寫文章還是平時用的字體都改用成繁體字。若是要省時間記錄或是應付工作上的需求,我就會自動轉寫成簡體,於是每天都是簡繁體字隨意轉換。若朋友生日,我也會寫一封親筆信送給他,我覺得比起什麼都沒有的生日卡,親筆祝福信更加有誠意,而平時無法說出口的話語也可以在信裡表達出來。


2020年11月28日 星期六

論我爲何愛上華語作文

        寫作文是小學時經常做的功課,比起大學論文,小學作文的字數算是小兒科,衹需要寫滿兩百至三百字就足夠,但這字數對於當時的我來説,簡直跟寫大學畢業論文沒什麽兩樣。我的成績向來普普通通,就連小學時候的華語理解和作文都未必考取很好的成績,經常拿B,偶爾拿個A,但不曾拿過A+。論我為何會愛上書寫華語作文,這要回溯到小學期中考的時候。華語作文考試中,有其中一個題目是《我想象中的家》。那時的我比較喜歡寫説明文,因爲文章的開頭、中間和結尾都可以很明確,衹要靠提出重要觀點和要點就能拿分數。但一看到關於“家”的題材後,我下意識就選寫了這道題,而且以很快的速度寫完。

        到了分發考卷的那天,我其實有些緊張,我很在乎自己這次考取什麼樣的分數,因為我覺得那是我第一次很用心寫出來的文章,也添加了一些自己的個人想法。當拿到考卷一看,我這次居然考了84分,一個紅色的A就寫在分數格上。我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拿錯了哪位優等生的考卷,我翻了翻,這才發現那篇作文佔了很大的分數,但老師並沒有寫下任何的評語。華語老師分發完所有的考卷後便說這次大多數同學的分數都很不錯,有一篇的分數比較高,是因為她寫的內容跟其他同學不一樣。很多同學在寫《我想象中的家》的內容都是關於屋子的裝潢、擺設,想像自己的家是棟豪宅或獨立屋,家中還要有上等的家私,屋外還要有廣大的庭院和游泳池,還想要養一群小狗小貓。

        老師雖然沒說那與衆不同的作文是誰寫的,但我很確信是我寫的。當我見到這題目的時候,腦海裡所想象的家就是一家合樂融融、開開心心地聚在一起的景象。因爲當時兄姐們都在外工作、升學,家裡也只有我和父母而已,於是作文裡的內容是寫希望能跟家人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希望能在週末與家人參加一些戶外活動或是出去吃早餐和逛街。只要能跟家人在一起,什麼都好,日子就是完美,若沒有家人,那麽就不是家。我突然發現自己思考的方式跟別人不太一樣,小學的我終於開始領悟到寫文章的技巧,也開始懂得運用自己的想像力,從那時候我便愛上了寫文章。

        其實要考好分數並不難,只要寫出讓老師眼前一亮或是意想不到,并且不會離題的内容就對了。而我在UPSR的時候,也寫了一篇關於爸爸的作文。我忘了題目是什麼,但我記得當時的内容是寫關於爸爸教會我怎麼放風箏的回憶,講述我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父親。而事實是,我不曾放過風箏,我爸更沒有教過我怎麼放風箏,一切都是靠瞎掰,但那篇作文考了A。果然寫作文不只有單靠技巧,還需要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寫文章就是件考腦力卻又有趣的事。


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

雨天刻骨銘心的體驗

        近幾天大小雨連綿不斷,雖然天氣涼爽,但烏黑的天空倒是增添了心中幾分憂愁,這讓我想起當兵的時候,在荒郊野外扎營的經歷。當時也是將近年底,每天不是傾盆大雨就是烏黑暗地颳大風的天氣,當時有許多戶外活動和體能訓練都一致取消,改成室內訓練和活動。不過有一次,我們全體換上全套的兵裝,搭巴士前往郊外的油棕區,要在那裡自行扎營和學習野外營救的部分。

        在那之前,大家都共同商量好,這段時間都別叫任何人的姓名,若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也不可隨便呼應,我們就定下了規矩,彼此只能呼叫編號,而我的編號特別好記,就是121234,當我跟教官自我介紹的時候,他們都以為我在耍他們。回歸正題,雖說是野外扎營,但也只是搭起能容納兩到三個人的普通小型帳篷而已。當時已經開始下起毛毛細雨,大家怕大雨突然來襲就加快扎營的速度,但由於大家都不熟悉,帳篷還沒搭好就已經淋成落湯雞。

        但大家的毅力都很強,堅持把帳篷搭好,而這段期間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因為我們是在油棕園旁扎營,所以下大雨時到處積水,而我們搭帳篷的地方也開始淹水。我跟其他隊友說,在帳篷前面挖條水溝,連去油棕園那裡排水出去,至少不會造成淹水的問題,於是大家都淋著雨,拿著木棍或徒手挖出一條條的溝道,而這個方法的確有效。當時教官也冒著雨搭建臨時的廁所,說是廁所,其實也只是用四支木棍加一大片的帆布改建而成,沒有屋頂,所以上廁所的話也是可以順便享受在雨中的感覺。

        大家都搭好帳篷後便開始學習野外營救的措施,若是隊友受傷該如何進行營救。而當時就找了幾個人當傷員,剩下的人則分成幾組,分開來尋找那些傷員,並實施營救措施。油棕園的地勢很潮濕,全都是爛泥巴,我們穿著厚重的靴子根本就是寸步難行,加上下雨,我們很難辨認方向,只能確保彼此都走在一起,不會走散。營救練習結束後,大家都返回營區開始解決午餐問題。所幸那時的雨勢轉小,我們全部都躲在一個大棚下,用露營專用的小瓦斯和器具來煮粥,搭配的食物就是罐頭食品,一餐就這麽度過。

        原本長官們是打算就地扎營過夜,隔天一早才返回兵營,但無奈雨勢過大,也從未停止過。大家足足淋了七至八個小時的雨,連東南西北都快分不清,有很多體力撐不住的人都一一回到了巴士裡避寒。我很清楚記得當時真的冷到骨子裏,手腳無比發麻,就連嘴唇也是控制不住的一直發顫。按照這樣的情形,長官只能下達傍晚便折返回兵營的指令。大家都高興得快哭了,因爲我們可無法想像在那裏過夜會是什麽樣的情形,或許會被凍僵吧。我想那是我人生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淋這麽長時間的雨,還好身體夠健壯,回去也沒有發燒生病。


2020年11月26日 星期四

不為人知的強迫症

        我曾經在個人面子書上分享過關於强迫症的事,但不是説得很詳細。我是從小時候開始就有強迫症,但都是發生在一些小事,不易發現,現在回想起來,或許就是因為忽略這些小事而逐漸變成了大事。我小的時候,收拾好玩具後還是會不斷反復檢查,拿進又拿出,確定所有玩具都到齊並放在同個位置才放心。上學前整理要帶的書本和文具時也會一直檢查,而這個問題是一直延續到中學時期,并且日益嚴重。再三確認書包裡的文具是否遺漏,至少檢查十次以上,深怕自己忘了帶,所以整理書包永遠都是前天就要做好的事,無法臨時處理好。門窗燈,這些都是我離開房間前一定屡次檢查的部分,水龍頭開關也包含其中,一旦覺得忘了檢查或是不確定到底有沒有完成的時候就會很焦慮、恐慌。

        我身邊的人都不知道我有這方面的強迫症,從旁人來看,他們只覺得我的東西都很整齊,井井有條,必定不會遺漏任何東西。但這強迫症已經逐漸影響我的生活作息和狀態,我出門或是上課時就會不停想著這些事情到底有沒有處理好,一直提心吊膽著,於是我決定想辦法修正自己的強迫症。就跟之前的駕車恐懼症一樣,要剋服精神上的問題就必須一步一步慢慢來,無法操之過急。我的解決方法有兩個,第一:設定檢查的次數,比如在檢查一樣東西時只能檢查三次,確定了三次就代表沒問題,檢查次數由自己決定,習慣了後,次數可以逐漸減少。

        第二:在檢查事情的時候多加“記憶點”,比如記錄起來提醒自己,用錄音、寫或拍起來的方式都可以,只要你覺得不安的時候可以拿出來確認。又或者你可以在檢查的時候順便告訴其他人,讓他們來幫你確認。而另一種“記憶點”方法就是,比如在檢查門窗的時候,可以跟自己說一聲OK或是跺個腳,只要是可以代表“你已經檢查好了”的明示就行了,主要是讓自己感到安心,在回想的時候可以更加確定自己已經做好了。我本身就是以這兩種主要方法慢慢改善自己的強迫症,如今已經沒有這方面的問題,雖然還是會不放心,但都是檢查一兩次就夠了,也不會再感到很焦慮和不安。


2020年11月25日 星期三

停止比較,放過自己

        在面子書上看到某一大學生感嘆自己的生活,抱怨生活的各種不如意,以及多麼憧憬其他同年齡的同學或朋友。“比較”是最傷人心的事,但也是人的天性,只是在於如何去平衡自己的心態。像這位大學生,他覺得自己的生活沒有意義,賺取的金錢不夠使用,也沒法貼補家裡太大的費用,每天除了上課就是打工,不過所幸還有個女朋友。看著同年齡的朋友每日都大吃大喝,開著豪車,住著豪宅,天天享受生活,沒有煩惱,心裏煞是羨慕,同時覺得自己的人生很悲哀。

        當你覺得自己悲哀時,你就真的是悲哀,你的人生究竟悲不悲哀,不是在於自己和別人生活的差別,而是你對自己的生活抱著什麽樣的想法。世界上豐衣足食的人很多,但身無分文的窮人也大有人在,貧窮或富有不只有在物資,還有的是心態。當你覺得別人為什麼那麼帥或漂亮的時候,為什麼不是先想自己也可以打扮得這麼好看,花點心思在自己身上?當你覺得別人為什麼可以擁有好的人生生活時,為什麼不去想要怎麼增強自己的實力和才能,當上名副其實的人才?羨慕,不是一件壞事,嫉妒、埋怨才是於事無補的狀態。

        一百人有一百種不一樣的生活狀態,要的不是活得像別人那樣,而是自己心裡所想要的模樣。我不喜歡跟任何人比較,但最愛跟自己較量,我會覺得其他人過得比自己好,什麼都順心、順意,但我不能抱怨自己為什麼不能像他們一樣,我只能思考自己究竟要怎麼才能變得優秀,怎麼樣能活得開心。選擇佩服別人,而不是盲目憧憬和羨慕,當你嫉妒和羨慕的同時,你做出努力了嗎?這種“比較”讓自己進步了嗎?如果沒有,停止這種思維,為自己著想,別限制著自己,如果是以他們為目標繼續前進,沒有問題,但可以再更進一步思考,自己可以比他們過得更好,只要不停下腳步,追尋目標和理想,你就不會有其他心思去羨慕別人,專注在自己的事情,培養更加堅強的自己。


2020年11月24日 星期二

堅持運動

        我的運動量很少,體力極差,也沒有運動毅力,除非有朋友約我一起運動,要不然我絕對是能躺就不坐,能坐就不站,能站就不走的類型。但所幸我的身材不過於肥胖,只是偶爾覺得腰酸背痛,容易疲累。我一直以來都不喜歡運動,準確來說不太喜歡汗流浹背、氣喘如牛的感覺。但小時候我卻很喜歡騎腳踏車,若天氣良好,我必定會出門到處溜達溜達。當時我的小學同學都住在我家附近,我都會順路去找他們玩,如果他們也有腳踏車,我也會跟他們一起去兜風。

        小學的時候其實很喜歡上體育課,因爲可以不用呆在班上讀書,還可以在學校的禮堂或是操場運動、跑步。通常老師都是給我們自由活動,不過我要麽搖呼拉圈,要麽打羽毛球,再不然就是跳繩,我絕對不會去打籃球。因為每次都是籃球打我,不管我站哪裏,有沒有搶球,籃球永遠都是往我的臉上砸。原本還會運動的我因為盲腸炎的關係,開刀出院後的半年都禁止進行任何的運動,自那時候開始我就是完全不運動的人,直到了中學才慢慢接觸跑步和打羽球。

        我覺得體力最好的時期反而是在我當兵的時候。為期三個月的兵役時間,天天都在進行體能訓練、操步、打籃球,幾乎都是相當耗體力的活動。當時勞累得沒法分心去想任何事,只能每天順著長官的安排,埋頭就做。但那時也是值得懷念的時光,畢竟很健康、自律,只是兵役結束後回來沒多久就開始準備升學事宜。讀書的時候又停止了運動和訓練,大學時期是相當慵懶地度過,沒想過運動。之後開始工作了,消耗的體力極大,每天上下樓梯約上百次,也沒多大機會可以坐下來,只能站著,身材也是逐漸消瘦,尤其是腿部至臀部的部分特別明顯。

        換了工作後反而又肥回來了,可能是因為有足夠的休息時間讓我們坐下來好好吃飯,再加上吃了飯還可以繼續坐著消化。店裡面積不大,來回走動也不需要走多遠,耗多大的力氣,所以隨著時間又复胖了。現在我只能趁休息的時候好好調適自己,多接觸運動的方面,騰出時間好好運動,活動筋骨。這陣子發現運動除了可以排汗解毒,還可以解壓,若是情緒不穩定或是過於煩悶的時候,運動就是良藥,動一動就能好好清空自己,梳理思維。我每天進行不一樣的有氧和無氧運動,為的就是雕塑身材,增强體力和毅力,望自己能繼續堅持吧。


2020年11月23日 星期一

小生意腦袋

        投資、做生意,肯定是我絕對不會踏入的領域,現在的我就只懂得老老實實工作,領上司給的固定工資。我忽然想起小時候的趣事,發現小時候的自己不只有生意腦袋,還夠膽大心細。小學大約三或四年級的時候,當時很流行玩橡皮擦遊戲,就是用四方扁形的橡皮擦將它彈向對方的橡皮擦,若是碰到或是完全蓋住對方的橡皮擦就算獲勝,而獲勝的人就可以取走對方的橡皮擦,是一個簡單的小遊戲。那時候看很多男生在玩這個遊戲,而且比賽相當激烈,班上有好幾個男生贏了一大堆的橡皮擦到處炫耀。

        當時我覺得有趣,於是問了其中一個男生是怎麽個玩法,瞭解後我便用了考試用的橡皮擦去比了,但那些男生都覺得我是來搞笑的,因爲考試用的橡皮擦圓圓肥肥的,沒有贏的優勢,但我也只是帶著好玩的心態去試玩,也不在意,但是我一個贏過一個,我居然贏了不少橡皮擦,沒過幾天,我就需要用一個鐵筆盒來裝那一堆的橡皮擦。玩久了也會感到沉悶,這些橡皮擦卻又不知道該放哪兒好,那橡皮擦的材質也不適合用來畫畫或是考試使用,因爲只會越擦越黑,弄破紙張而已。我不知哪兒來的想法,既然其他同學都還在瘋狂玩這小遊戲,那倒不如便宜賣給他們。這也是蠻搞笑的事情,有些輸了的同學就是因為不甘願再跟我一比,結果還是輸了,我便把橡皮擦以兩、三毛(20sen、30sen)的價錢賣出去,很快地,我的橡皮擦就清空了。

        之後又有段時間流行貼紙,是那種各式各樣圖案或卡通的貼紙,這潮流還是老師自己帶動起來的,所以帶來學校是不會觸犯校規的。老師為了提高我們的成績便定了一個獎賞方式,若是聽寫考試考了一百分或是數學乘法表全對的人就可以得到卡通貼紙。同學們為了收集這些貼紙,也是拼勁全力去學習。我當時每次都拿一百分,但不是特別想要拿到那些貼紙,但看大家都那麼積極爭取,自己也開始蒐集了起來。我還記得其他同學還特地買了一本專門收集貼紙用的本子,我沒買,我是向同學討了兩張的紙張,就這樣一個一個貼上去。結果這貼紙潮流一發不可收拾,有些同學甚至願意花錢去買貼紙來收集。

        後來有次機遇,我的表妹跟我是不同校的,但是她學校之前也有流行收集這些大小張的貼紙,不過已經退潮流,而我又不小心翻到她存有一大本的貼紙本子,裡頭有各種尺寸大小的貼紙,其中有好幾張是A4大小的公主系列貼紙。我立即問表妹:“這些貼紙是不要了嗎?” 表妹就說:“學校不流行了,就把它放在抽屜忘了。” 最後表妹把那一整本貼紙都送了我,而我轉手就開始在班上售賣。那時候是很多女同學來找我買,小的貼紙我就賣一至兩毛錢,而稍微大張的就賣四到五毛錢,而那A4尺寸的貼紙我就大膽賣個一至兩塊錢,當時的一塊錢是可以在食堂買一包飯了,難以置信的是居然還真的有同學願意買,我那時全靠售賣貼紙來賺取我的零用錢,而我媽給的零用錢,則一毛錢都沒花,存了起來。

        小學的時候,流行的東西特別多,後來還開始流行水珠,也就是放在水里會逐漸膨脹的水晶珠,還有男生愛玩的遊戲卡,我都曾經用這些東西賺一小筆零用錢。但最令我有成就感的是,我還曾經售賣了自己畫的漫畫本。當時自己也畫了一些小故事,但沒了後續,故事也不是很滿意,也不想留起來,就想著能不能賣給其他想看的同學。結果還真有同學捧場,跟我買了好幾本,而我都是用兩至三塊的價錢賣了出去。我突然覺得小時候的自己比現在還要精明,我不清楚其他同學當時買東西時的想法是什麼,但我清楚記得當時的自己很留意流行了什麼,我可以從中得到什麼樣的利益,而如今我反而不會去思考這些事情,遇上數字更是頭痛不已。


2020年11月22日 星期日

論我如何控制購買的慾望

        很多人都覺得我很省錢,或是不會把錢花在奢侈品上,但這是一個小小的誤解,我還是會買一些與生活用品或糧食無關的東西,雖然自己的確沒有太大的購物慾望,但也經常看到一些很想買的東西。對於每日需要購買的糧食,這當然是毫不吝嗇就買了下來,三餐是無比重要的事,沒得吃要怎麼活?話雖如此,我也不會太常去吃較高檔的料理,大多都是吃普通咖啡店的攤位菜餚。大學時期,迫不得已必須到外頭找些食物吃,那裡的開銷也不低,一出門的花費也起碼要四五十塊起跳,説要省錢其實也沒省到哪兒去。

        每當我想要買東西的時候,腦海裡總會蹦出一個聲音問:你還有錢嗎?你的錢夠用嗎?一想到還要買些日常用品就會壓下這股購買的慾望。通常我想買一樣東西,都是靠緣分。像我以前在新山做兼職銷售員的時候,看見一件五十九塊的長袖衛衣,我第一眼就愛上它,很喜歡它的設計,每次放工打卡的時候都會看到這件衛衣。我超級無敵想要買,可我一直忍著,因為賺錢真的不容易,我當時一星期七天都在工作,星期一至六就在實習工作,而星期六的晚上和星期日,我就會在購物商場做銷售員。

        那件長袖衛衣是隔了一個多月後才買下。爲什麽要等那麽久?對我來說,想買一樣東西之前,先問自己兩個問題,“自己到底需不需要”以及“為什麼想要買”。如果還是有一絲猶豫,那就先壓著別買,因爲只要有一點遲疑,那很有可能買了就會後悔。我就對自己説,如果過了一個月,那件衛衣款式還有貨,我就買。因爲我糾結的是價格,於是決定看看自己跟它有沒有緣分,而一個月後,衛衣還沒下架,還有我的尺寸,重要的是我也老惦記著它,還是決定買下了它。

        通常不超過五十塊的東西,我都會花兩三天的時間考慮,而貴重的東西,像是手機、筆電、手錶這類商品,我就需要一至兩個月的時間慎重考慮,這不只是考慮價格問題,還要同時瞭解商品的質量保證,畢竟這些較昂貴的商品,著重的就是質量和性能。買東西的慾望人人都有,只是想買的物品都不一樣,有些人就抵抗不了甜品或美食的誘惑,而我就對耳機、小説、衛衣這類的物品抵不過誘惑。

        所幸我懂得控制,我也很怕自己買了一些根本派不上用場的東西。人總不能一直大買特買,但也不能什麼都不買,這樣生活還有樂趣嗎?賺的錢是為了什麼呢?買些東西來犒勞自己不是罪,但買錯東西就是滔天大罪。買東西前三思而後行,千萬別因爲衝動而買,因爲很快就會失去對它的熱愛,記住這幾個要點就可以買得甘心,用得也開心。


2020年11月21日 星期六

四天一萬字

        一天要寫多少個字才算多?五千?一萬?有些作者一天內就能寫上好幾萬,出書速度就跟吃飯一樣,我覺得那不只是靠堅强的意志力和自律,其中還包括了寫作的超能力。對我來說,一天能固定寫一千字就值得開香檳慶祝了,為什麼我會寫得如此慢?不是因為忙、沒想法,而是我很常卡在撰寫的內容之中。我一直覺得撰寫開頭幾句的部分最為困難,我很常糾結在小說的第一章,總覺得開場方式不是很恰當,不夠新鮮,於是一改再改,導致第二章根本無法繼續。發覺此問題後,我決定將第一章分開寫,不儲存在同一個小説檔裡,直到後續的章節完成後才重審第一章的內容,加以修正。

        通常我一個章節的字數都不長,約一千五百字左右。我以前最高紀錄是在一天内寫三千字,其實真的很短,我也希望自己能寫得多一些,但因為準備功夫不夠,劇情想得不夠明確,在故事中卡了關,在奇怪的小細節裡發愁。我也發現,自己以前花比較多時間在思考劇情,並非直接撰寫,導致很多時間都浪費在構思和修正上,導致小說進度緩慢。

        目前,我在趕寫一本短篇小說,我固定每天要寫一個章節,而四天的時間,我已寫了一萬多個字。這是我以往不曾寫過的字數量,我感到很驚訝,因為這幾天我不只是撰寫小說的部分,還包括一些文章。以前的我可能一星期也只能寫三千字,若能每天保持兩千五百字的產量就很不錯了。我是那種一旦開始寫就會完全投入的人,若是沒辦法如期結束就會異常難受,難以入睡。現在我有一個固定的寫作模式,“別的不多想,只想現在要寫什麼”,準備好平板、鍵盤和咖啡,坐在電視機前,就想:今天可以分享什麼。

        想到了題目,就先一口氣寫完,不要在意初稿内容的先後次序,更不用在乎用詞到底好不好,先把腦海中想説的話照實寫出來最爲重要。領悟了一個道理,是否能夠擁有穩定的寫作速度,是取決於自己對作品的熱愛和撰寫時所設定的目標和期限。“不要等靈感降臨才寫”,這是很重要的一句話,太依賴靈感和感覺,文字很難成型,就算真的熬破腦寫出來了,自己也未必滿意。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斷訓練自己,加快自己投入寫作的狀態,或許一天一萬字就不再是夢想了吧?


2020年11月20日 星期五

工作默契的重要性

        我從小習慣自己一個人玩家家酒,真沒想過未來會從事與服務業相關的行業。在餐飲業中,我覺得最難的不是適應新的工作環境,熟記那些菜單、飲料單以及每日需要準備材料的事宜,而是建立與同事們的默契。默契這回事不是說朝夕共處就能建立,而是要時刻關注和配合同事的各種行動和習慣。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明白,但真正開始執行的時候就會明白“說得比做還容易”這句話,我遇上的困難就是舊習慣帶來的困擾。比如在舊店家工作時,習慣一人負責所有事情,一旦到新地方工作之後就要立即接受分工合作,這種“你幫我,我幫你”的工作模式。默契絕對是加快工作速度和穩定性的要點之一,若是少了默契,自己就要花更多的時間去解釋,下達指令。

        我曾經遇到過各種餐飲業新人,也就是完全沒做過餐飲業的中學生,他們既不明白該做什麽、該準備什麼,有些甚至連開口詢問都不會,也不懂得觀察,這也不能全怪他們,但這類新鮮人遇上不懂得訓練和教導的前輩,他們的服務業生涯應該會很難過,同事之間的默契自然很難培養。像我個人習慣就是每次等顧客離開後就會拿布和噴霧劑放到桌上,先將盤碗都收回去後才擦桌子,東西少的話就會邊收邊擦。如果瞭解我的同事肯定會在我去收盤碗的時候過來幫忙,可能會先行一步幫我收拾好,也有可能是等我把盤碗收走後幫忙擦桌子,這是最基本的工作默契和合作,如果連這點都辦不到那就真沒法一起工作。

        “給一個眼神就能知道訊息”,這不是異想天開的事,當默契同步得可怕的時候,自己連對方會說什麼都能事前預知。一般餐飲業忙碌的時候,彼此真的是連完整的一句話都難以說出口,畢竟大家都已經忙得暈頭轉向,看到什麼就做什麼,時常順著服務本能在行動,雙手雙腳根本無法停下,如果在這時候還跟同事下達冗長的指令,這簡直強人所難。好比,“外面桌子的人走了,要去收。”這肯定是新人的説法,一般我們都會明確說明桌號以及可能需要收拾的分量,像我就習慣說“19號收,拿托盤。”這裏拿托盤的意思就是指要收拾的東西比較多,需要拿個托盤去收拾,也有可能是需要多派一個人手過去一起收拾。

        越簡單的指令越好辦事,更容易培養默契,重點是大家反應都要快,懂得配合,久而久之,一個動作、眼神,就能知道對方要説什麽,自己該準備什麽。如果只是一味完成自己工作崗位的事項,那到了繁忙的高峰時期時就更容易出錯,或者忽略重要的事情。“觀察”是極其重要的一點,若平時沒仔細注意和觀察其他人的工作習慣和做事風格,倘若他們少做一樣東西,你便可以一眼發現,及時幫助或糾正。群體工作本不是一個人的事,只有同心協力,互相幫助才能擁有良好的工作狀態和效率,想讓工作更加得心應手,就先從培養默契開始吧。


2020年11月19日 星期四

創作的動力

        曾經看過一個說法:創作的人是孤獨的,無論是發明家、作家還是音樂家,大多都是孤獨,且孤軍奮戰的。當我獨自在夜裡創作的時候,想的是什麼?想的是這內容能否傳達我所想傳達的完整訊息給讀者。我還在學習階段,學習如何分享自己的故事,怎麼用自己的話語來訴說內心深處無法親口跟別人說的事情。原以為我習慣孤獨和寂靜,可猛地發現自己不愛孤獨,而是只能在孤獨的時候創作,接受孤獨帶來的靈感和情境。

        沒人能幫自己創作,就只能靠自己學習、體驗和創造。現在錄製歌曲也是我一手包辦,從購買錄音設備,學習使用Adobe Audition錄歌、調音、後製,就連主唱、和聲都只能靠自己。我身邊沒人了解這部分的技能,其他人也並沒有興趣,在家中我也沒人可以商量,而究竟是什麼推動著我?除了熱愛就是得到關注者真摯的留言。

        比起按贊和分享,我更希望看到的是留言。說句實在話,隨手按贊和分享人人都會,這只需要一秒的時間就能輕易做到,我更希望收到的是留言,不是那些“第一”、“頭香”這類留言,而是真真切切發表自己意見或想法的留言,哪怕是句“加油!”對我來説也有很大的意義。我不在意關注者有多少,我在乎的是關注我的人是誰,他們是不是真的想要看我的作品,還是只是因為認識我才選擇關注。

        我很感謝現實中那些願意按下follow鍵的人,或許只是因爲看到“Roxing”爲名的專頁才會選擇按贊,至於有沒有關注我的内容,我並不知道。很多時候喜歡一篇文章或是一本小説,不代表必須要關注那位作者,除非那位作者是值得自己關注,專頁具有獨特內容和可看性的。我知道自己目前寫的內容沒辦法幫助讀者什麽,讓他們了解什麼,但我相信寫了肯定會有成果。若是每一篇文章都完整看完的人,在此想真摯地告訴你:我或許不認識你,也不曾在現實中看過你,跟你沒有任何交際,但你肯定比我身邊的親人、朋友還要了解我,因爲文章裏的每一字一句都是最真實的我,毫無保留。

        我陸陸續續會在不同平台出現,發表一些文章、短長篇小說以及歌曲,文章會固定在Blog和專頁同步更新,至於小說,我還未確定要上傳至哪一個平台,歌曲則是會在YouTube更新。最後想説的是,創作的道路不應該是孤獨的,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很重要,他們可以成為自己的動力來源之一。大家可以互相切磋、學習,不因為什麼,大家都是為了創作而生,享受創作為自己帶來的意義。


2020年11月18日 星期三

現代的唱K模式

        想必大家都有唱KTV的經驗吧?如今大家不需要特地到真正的K房唱歌,只需要打開手機軟件,接上耳機就能放聲高歌。近幾年推出了不少唱歌或錄歌的軟件,無論什麼年代或語言的歌曲都應有盡有,自由度算高,錄好歌之後可以自行調整音質,也可把歌聲轉換成電音或其他模式,就是這麼方便。我現在用的是wesing,偶爾會在那裡錄歌,不過目前都唱自己喜歡的歌曲,有使用這軟件的歌友歡迎來找我哦。

        若不想用手機唱歌,也可以用家裡的電視和音箱來營造唱K的氣氛和環境。或許有些人就是習慣麥克風的音量和迴聲,想聽現場自己唱出來的聲音,畢竟現場歌唱與錄音的差別很大。像我有些時候就是懶得出門,於是也找了支有線麥克風,下載了想唱的純享音樂後就可以在家裡唱歌。

        我們家附近的鄰居也有唱歌的興趣,偶爾也會聽到他們“凄厲”的歌聲。雖然說我唱歌普普通通,但所幸不傷人耳朵,還沒遇到有人上門抗議過。不過在家中唱歌是有很多不便之處,像是沒法調試音樂的高低音,還有隔音問題,畢竟是在家裡唱,聲音肯定會傳到鄰居家,因此也只能選合適的時間唱歌,要不然到時就會傳來鄰居敲門的聲音。

        若是家裡有很好的音箱設備和真正專業的唱歌儀器,家裡變成真正的K房也不是個夢想,只是很少人會在這方面砸錢改造,或許未來我會這麼裝潢設計吧。因為不只是我,我家裡人也對唱歌情有獨鍾。若是能去K房唱歌當然再好不過,畢竟音箱好,環境隔音佳,還有屬於自己的個人隱私,不怕其他人知道是自己在唱歌,破音也無所謂,但現在哪裡都去不了,也只能先在家解癮了。


2020年11月17日 星期二

買書時,最先注意的是什麼?

        有閱讀習慣的人對選擇書籍方面一定會有屬於他個人的喜好和需求。一本書籍可以有許多的關注點,像是封面、書名、作者、繪者、出版社、總編輯、價格等等。若是選小説的話,我首先會注意的就是書名。現在的書名都千奇百怪,名字越改越長,有些書看了書名還是不明白內容到底是什麼。不過像是推理或犯罪小說的書名就一目了然,因爲他們很常用案件的名稱來當作書名。我本身也是個取名廢,要我幫小說和人物取名字,一時半刻真無法絞盡腦汁想出來。

        看了書名後我就會瞭解作者是誰,來自哪個國家。通常到大眾書局選書時,我都是直接鑽到翻譯文學的區域,那裡什麼國家的翻譯書都有,但我會優先看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和中國的書籍。如果是翻譯小說,我除了在意作者是誰以外,還會注意翻譯員是誰。有些時候同個系列會是不同人翻譯,書寫的風格不太一樣,需要多多注意,而我通常很少買日本的翻譯小說,因為很多時候遇到的翻譯員翻譯得不夠到位,而且有時候日文翻譯成中文,字句非常簡短,我甚至看到最後都不知道到底是誰跟誰說話。

        接下來我才開始注意內容部分,了解劇情主軸是什麼。我不會特地去看內文,也不會直接翻到最後一頁看結尾如何,只要我對故事簡介感到滿意,基本上就沒什麼問題。這時候我就會考量價格問題,我無法定義怎麼樣的價格才算貴,一本書都至少二十塊起跳,只要覺得內容和書的厚度值得這個價位,我就會買。封面設計反而是我最後才會關注的部分,以前我就曾經被封面給蒙蔽了雙眼,好看的封面不代表內容是適合自己看的。我當然是要以內容為先啊,若是能遇到內容與封面同等優秀的作品,我會高興得放煙花。一般上,我很怕遇到系列小說,若是精彩絕倫,讓人特別想繼續看下去,可是找不到下本了或是絕版沒貨了,真的是心裏堵得慌。


2020年11月16日 星期一

拼湊的穿著,說不定最好

        大學時候我遇到不少令我哭笑不得的事情,有些是自己發生的窘事,有些則是身邊人鬧出來的笑話。我是宿舍生,要討論功課相對比較麻煩,我若是要跟組員們一起準備簡報(presentation)的話,要麽他們在校内跟我會面,要麽我必須到外頭與他們碰面。有些時候會遇上一些比較棘手的科目,所以要完成報告和簡報的話需要花很長的時間,為了確保組員們的進度一致,我也會直接在其中一名女組員家過夜,要不然錯過宿舍門禁的時間,我也回不去。

        我們的報告和簡報經常是臨時抱佛腳完成的,但所幸分數都不錯。曾經有一個學期的某科目需要做簡報,而且時間蠻緊迫,沒記錯的話,當時的組員是分為四人一組。那時我們直接在其中一名的女組員家過夜,連夜趕出報告和簡報,因為隔天一早就要正式解說。那是非常重要的最終簡報,佔據的分數也很大,我們其實都沒睡多長的時間就趕快起床準備。

        我那時沒事先準備好正式的服裝,也就是襯衫和黑褲子。我原本以為還有足夠的時間回宿舍更衣,但就在我第一時間衝回宿舍後才發現,房門因為很老舊的關係,喇叭鎖怎麽轉都開不了,緊張的是連室友們這時也不在。我思考要怎麼辦,但時間已經很緊迫,兩名女組員就問說要不然先借用她們的服裝來頂替一下,也不敢思考太久,只好趕緊答應了。

        於是,我借了她們的襯衫、褲裙和娃娃鞋,沒錯,除了內襯,身上其餘的都是她們的物品,這還是我第一次穿著別人的衣服上戰場,是有些彆扭,尤其是我不習慣穿娃娃鞋。無論如何,我們順利趕上講解簡報的時間,也得到不錯的評價。我的組長還跟我打趣說:“你身上拼湊出來的裝扮還比你之前自己穿的樣子還好看勒!” 其他人也表示同意。那是因為我每次都是襯衫配褲子,鞋子也只能是球鞋的原因啊!我想這是我在做簡報時最令我感到緊張又窘迫的時候,還好宿舍房門的喇叭鎖也換新的,再也不怕被擋在門外了。


2020年11月15日 星期日

駕車恐懼症

        曾經,我內心最深的恐懼是駕車。這件事不超過三個人知道,算是我的秘密之一,現在我覺得是時候可以坦誠自己的恐懼,告訴其他可能與我有共同情況的人——面對恐懼才能解脫。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恐懼,有些是還沒發現,而有些是已經扎在心中無法抹去的陰影。我不只是恐懼於駕車,我連坐副駕駛座都會感到不安。雖然不至於暈車或不舒服,但我能坐後座就絕對不坐副駕駛座。

        在還沒正式考取駕車執照之前,我並不知道自己對駕車有著恐懼。我學的是手排車,也就是manual的Kancil。第一次剛學出路的時候,我非常緊張,若需要換檔,我必須要看著自己換擋的位置正確才能放心,可是那是非常危險的舉動,可我就是無法相信自己的直覺,無法看著馬路自由換擋,更無法分心。每次一學完車回家,我都覺得精疲力盡,雙腳有種隨時要抽筋的感覺。老師也沒對我的車技有什麼太負面的評價,但壓力就是大,一想到隔天一早還要駕車,心情就無比沉重,睡不着覺。

        我媽說是我太緊繃了,導致雙腳無法放鬆,若是這樣,很容易影響駕車的順暢度。畢竟手排檔的車是必須要雙腳並用,若不協調或是反應過慢就會導致車子熄火。我自己仔細想了想,為何我在駕車方面這麼不順心,難道說自己的四肢這麽不協調?還是我對駕車這件事有心理障礙?我得到了答案,我回想起小時候的一段經歷,那是只有最親的親人才知道的事。

        在我小學的時候,我爸很常因為喝酒出車禍,大大小小、什麼樣類型的車禍都有。我爸福大命大,都是車子撞得稀巴爛,人只有些許的撞傷和擦傷,但那些畫面已經在我腦海中烙下了很深的陰影。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我爸喝醉了,由我媽去載他,可我不放心我媽就跟去了,結果一路上吵吵鬧鬧,我爸就是不願意好好坐在副駕駛座上,情緒激動了還拉著我媽媽的方向盤,不停上下拉扯,坐在後座的我嚇得臉青唇白。我很怕會發生車禍,我急得快哭了,我爸見我要哭的模樣,反而更加激動,說我要是哭的話,他就繼續下去,看會怎麽樣,我立刻忍著,也不知道是哪裏來的膽,我不停安慰我爸,說我絕對不哭,讓他聽話,不要再亂動,讓媽媽好好駕車回家,所幸最後相安無事。

        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很驚險,從那時開始我就覺得駕車本就是危險的事,握著的方向盤,就等於握著自己的生命一樣。雖然我依然順利考到駕照,但我心裡的恐懼沒有絲毫減少,而且在那之後我便到新山讀書,再也沒有駕過車。直到我畢業找到工作後,我才慢慢習慣駕車的感覺。可當時我的工作地點離我家特別近,只需要十分鐘的路程就能抵達,因此沒有多大的壓力,但是如果副駕駛座是有人的話,我就會無比緊張,比我獨自一人駕車還要緊張,我老想著身邊還多了一條人命。

        習慣駕短程的路線後,我也剛好找了份新工作,但工作地點離我家較遠,若遇上塞車時段,至少要塞一個小時的時間。我媽有些擔心,問我能駕這麼遠的地方嗎?我覺得如果不再克服這個恐懼,這絕對會成為我未來的障礙。上班的第一天,我媽還是坐在副駕駛座,觀察我的駕車情況,確定沒什麼問題就直接讓我自己駕車上下班。話雖如此,我媽還是在車上貼了一個大大的“P”字,表示有貼“P”的話,其他車主就會禮讓一些,也不會太計較你的車技。

        大約有一個星期的時間,我還是會處於緊張的狀態,雙腳也有些僵硬,每駕一次車就像打了一場仗。日子一久,我也漸漸習慣,為了確保自己不會再有太大的心理恐懼,我開始駕車到比較不熟悉的路段,也會載朋友去逛街、唱歌。雖然說駕車已經不成什麼大問題,可是小時候的恐懼依然存在,而且自從會駕車後,我更不願意坐在副駕駛座,因為很多時候都會替駕車的人感到擔憂,多想幫他踩剎車之類的。克服恐懼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辦到的事,既然恐懼已經伴隨自己這麼久的時間,也只能再用時間來慢慢降低這些恐懼,害怕還是會的,只是不再讓自己那麼畏懼,妨礙自己前進。


2020年11月14日 星期六

佛系人生

        如果你問那些認識我已久的人,他們都會跟你說:“Roxing是佛系的。”,這裡所謂的“佛系”並不是信佛,更不是虔誠的宗教者,而是那近期很流行的網絡說法。我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與別人不太一樣,不是說自己很優秀或差勁,而是自己與其他友人的生活狀態不太一樣,個人習慣也差天差地。

        首先,我不玩遊戲,無論是手游也好,還是電腦小遊戲也罷,我都不碰。但以前的我還是曾經沉迷於遊戲,在中學時期的時候就很喜歡跟著大哥一起玩PS2,但比較多的時間都是看著大哥玩,尤其最喜歡看他玩有故事性的遊戲。我當時也很喜歡玩類似如今的“狼人殺”,那遊戲叫“奇樂”。玩法與狼人殺幾乎一樣,也是考驗推理技巧和心理戰的遊戲,當時我玩這個遊戲可以玩到三更半夜都不睡覺。

        後來這些遊戲都不玩了,就改玩手機遊戲,但我不曾玩過“王者榮耀”、PUBG、和平精英,這類型的手游。我玩的都是關於農業或餐廳類的遊戲,我玩過最久的是Cooking Madness,它是類似Candy Crush類型的遊戲,需要突破一關又一關,玩法的難度會逐漸提高,我覺得有時間限制的遊戲就是最好的挑戰。後來因為手機容量不夠就卸載不玩了,於是我現在完全與遊戲沾不上邊。

        其實最讓身邊的人比較訝異的事情是,我不吃零食,也不喜歡甜食。那些真空包裝的各種口味脆片、五花八門的糖果、巧克力或蛋糕,都是我極度不喜歡的食品。或許是因爲小時候家人就不買這些東西,我自然而然也不會想要去吃,我對這些零食的想法就是:貴,分量少,吃了也不會飽,可能還會危害自己的健康,所以我就更加不想吃了。

        至於速食店的快餐,像是麥當勞、肯德基之類的食物呢,我可能一年也只吃那麽一次。今年我就吃了一次披薩,但在那之前,我將近三年沒吃。飲料的部分就沒那麼誇張,我喜歡喝咖啡,無論是即容咖啡還是咖啡豆萃取的純咖啡,我都喜歡喝,我也不排斥珍珠奶茶,但我一旦喝了,我肯定吃不下飯,肚子超級撐。Cola這類的汽水我肯定不喝,人家喝汽水是大口大口喝 ,我喝汽水像喝熱飲一樣,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地喝。

        我的愛好也是少得可憐,我很少看連續劇,無論是大陸劇、港劇,還是台灣劇,我都很少看,我會看的原因是我跟著我媽一起看電視,有個共同話題。我媽看什麼,我就看什麼,這近幾年我就很常跟我媽看台灣的新聞。可我還是會看連續劇,但並不會看愛情劇,若我不滿意它的劇情,我通常就半看半沒看,沒什麼特別關注。

        目前我和我媽都在追著一部大陸劇——《瞄準》,由黃軒和陳赫領銜主演,目前看了二十集,故事進展還不錯。除了看劇,我最喜歡的休閒活動就是寫字,尤其是寫繁體字。我時常上網找一些需要的資料和知識,一字一句地抄寫下來,做筆記。偶爾也會看看書,但最近都很少看小說,都是看一些知識類的書籍或是雞湯類的文章。

        其實這些還不足以讓我貼上“佛系”的標籤,真正的主要原因是“感情問題”。我也不怕大家知道,我是母胎單身,除了沒有任何戀愛經驗以外,更沒有浮現任何想戀愛的想法。他們都會問我:“你沒有暗戀過別人嗎?”、“你沒有跟人告白過嗎?”、“你沒有特別崇拜過哪些同學嗎?”,我一律的回答:“沒有”。我何止沒有做過這些事,我被人告白的經驗也是“零”,我就是傳説中渾身上下都與愛情扯不上任何關係的絕緣體,所以他們都稱我“愛情絕緣體”。

        有些人還問過我,有沒有想過結婚生子?我都笑笑地說:“我連對象都沒有呢。” 當然,我也不曾想過自己結婚這件事,也不會去思考這回事。問我希望自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我希望能看透自己內心中的善與惡,更明白人生所需領悟的道理,也能在自己的生活品嚐到該有的苦與樂,能夠活得明白,就是我最希望的人生吧。


2020年11月13日 星期五

大綱或無大綱?

        故事大綱究竟重不重要?當然重要,沒有大綱要怎麼看清故事全貌,怎麽知道自己的故事有沒有最重要的“高潮起伏”或“起承轉合”。可是我以前從來都不會去思考故事大綱,一般想開始新的故事時,我都是從一個畫面、一個台詞或是一個想表達的中心思想,來決定這新故事的開始。

        我無論在寫長或短篇小說都喜歡直接提筆就寫,可是經常遇到瓶頸,也就是一邊構思一邊寫,寫的速度非常緩慢,之後也會發現一大堆的故事漏洞和偏差,這也就是沒有故事大綱會遇上的主要問題。沒有故事大綱,最麻煩的事情就是無法預計小說的長度,很有可能導致劇情過慢,太多贅字。我之前投過一本校園小說,被退了稿,除了語法問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故事太拖拉,無關緊要的畫面太過於冗長。

        那時我才開始學習寫大綱這回事,起初寫的大綱並不詳細,只是大概說明這故事想要表達的内容,以及比較重要的劇情畫面。由於鮮少時間寫小說,導致即使我看回故事大綱都未必確定自己當初想寫的劇情是怎麼樣的,前後次序又是怎麼樣的,我決定把故事大綱寫得更詳細,方便我下次倒回來重看或是檢查哪裡有沒有漏洞。

        主要的故事大綱完成後我還會思考人物的設定,有些設定從一開始就已經決定好,但劇情中包括一些必須加入的人物細節時,我就必須加強人物設定方面的完整度,像是主角的喜好或習慣等等,若是故事中根本沒提及的細節,那就不需要去額外思考這些內容。

        可是無大綱也有一個很好的好處,那就是腦洞激發。大綱很容易成爲自己的框架,有些時候我即使有了故事大綱,我還是會違背當初的決定,重寫一個新的章節出來,最後翻看的時候才來審視這劇情究竟合不合理,適不適合保留。

        有了大綱,也不一定要完全按照原有的設定去完成,劇情是死的,思維是活的,要讓人物變得更加鮮明、更真實才能達到説故事的最佳效果。我個人還是很喜歡先有大綱,後期愛怎麼改就怎麼改,因爲有些時候是“人物”提早做出了決定,劇情就是這樣自然而然就產生了,不妨聆聽一下它們的想法,或許能找到更好的表達方式。


2020年11月12日 星期四

何為充實?

        我總以為繁忙就等同於充實,每日有事情做就是充實,能完成想完成的目標就是充實。現在我覺得,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就是充實,充實就等於有意義。讀書時期,只要完成功課,複習功課,顧好一日三餐就是充實;踏出社會後,還能在下班後的時光做些其他喜歡的事就是充實。

        充實不是瞎忙,更不是把一整天的安排塞得滿滿,讓自己喘不過氣,恨自己達不到標。我一直在找一個既能充實自己又不會讓自己太過於勞累的方法。暫時離開服務業就是我首先的起步,為何會累?因為開始負荷不了這些勞力,我也沒法保存體力,再挪出時間做其他燒腦的計劃,而計劃永遠都趕不上變化。

        想讓自己充實,不只是要搞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麼,還要知道做了這些事能得到什麼。雖然說有些事情想做就是想做,不做就很不甘願,但如果真的花太多時間在無法得到其他回饋的事情上,還是等同於浪費時間。那睡覺、刷面子書、上網看戲,豈不是浪費時間?我只能說,不休息和放鬆又怎麼會有精氣神去完成事情?休息是必要的,但把耍廢當作休息就是萬萬不可。

        達成目標就是讓自己充實的最佳方式,可在這將近半個月的時間裡,我發現很多時候是跟不上進度,達不到當日所預設的小目標。二十四小時居然不夠自己使用,到底是在瞎忙什麼?重新審視一番,原來是自己定的目標太高,太心急,一天若能完成主要三個小目標就已經很棒了,這些目標必須是能推動自己繼續努力、進步的動力。執行的時候也不能要求太多,想達到真正的充實,必須讓自己有所收穫,就這麼簡單。


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

年紀輕輕,白髮蒼蒼

        小時候天真的我總以為白髮是中年或老年的人才會有的象徵,誰知道從小學開始,自個兒的頭髮逐漸冒出好幾根白髮。有人說會長白髮有這幾個原因,比如基因問題,家裏人都是自小就白髮蒼蒼,再者就是進過手術室,曾經接觸某藥劑成分而破壞細胞導致,最後就是我們經常説的,思考過度,一夜之間白了髮。

        不管是怎麼樣的原因,我都與這幾個推測沾上關係。我媽很年輕的時候就有了白髮,同樣地,我的哥哥也有這樣的困擾,不排除是家庭的基因問題。不過我也曾經患了盲腸炎,動過手術,是不是因為藥物影響,也不清楚。我從小到大,天天都在思考,天天都在自尋煩惱,可能這樣真的會導致白髮的問題吧。

        小學的時候,白髮的數量十指手指頭都算得清,因此特別顯眼,我是不在意,長就長唄,不影響日常生活就行,但是我身邊的人就看不下去了,都說:“那根白髮特別明顯!” 一個兩個都想要幫我拔掉。我很常聽到“拔一根會長三根”的老人家説法,也就是越拔越多,無法解決白髮問題,也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後來又聽到另一個搞笑說法,爲什麽白髮會越來越多?因爲“拔掉一根白髮,身邊的黑髮就會嚇到,也變成了白髮”。但那時年齡還小,不可能染髮,除了拔,也只能任由白髮隨意發展了。

        直到中學時期,白髮日益增多,已經不再是一根半黑半白的程度,而是一長出來就整根是白色的標準白髮,還白到發亮。當時我還是長髮過肩,白髮基本都是生長在後腦勺下方的部分,綁起頭髮的時候就能看到好多根的白髮。自從剪成男短髮,白頭髮是直接往我頭髮的分際線生長,三百六十度都見得到我閃亮的銀白髮。到了大學時期,我終於可以染髮,看起來沒那麽滄桑,但每隔幾個月就要重新染髮。

        後來從事服務業後就只能染一些比較暗色系的髮色,但白髮生長的速度奇快,很快就佈滿了整個頭。我有段時期就徹底放棄,只剪不染,後期看起來多多少少有些像周星馳在《功夫》裡的髮色,所幸不是灰與白,是黑和白。乖乖呆在家的這些時日,我媽最終還是幫我染了髮,還選了個亞麻色。這時候就有些擔心普通的染髮劑是沒法遮蓋住那些白髮的部分,不過最後呈現出來的顏色效果就是,頭髮染成了棕色,而原本白髮的部分變得金光閃閃,這倒是弄出了漸層的視覺效果,但總好過變成白髮魔女吧。


2020年11月10日 星期二

純粹的創作

        若要仔細回溯,我真正開始創作的時期是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而且與文字無關,而是漫畫。當時的我跟其他大多數的同學一樣,沒有什麼特別愛好,只喜歡玩遊戲,例行上課後就回家看卡通。啟發我開始創作的人,別無他人,是我班上的其中一名女好友。她很喜歡畫畫,之後也開始畫一些有故事性的漫畫。她帶動了畫漫畫的潮流,讓許多同學看了她的作品後也紛紛開始學畫漫畫,但都持續不久便放棄。

        我當時對繪畫一竅不通,也只會依樣畫葫蘆,不會自己獨立創作一個新的作品,并沒有立刻跟上這股畫畫的風潮。女好友依然時常帶自畫的漫畫本到班上,但她一直很低調,不太喜歡借給其他人看,可我起了好奇心,於是很厚臉皮地向她借來研究一番。我記得當時是看了她其中一本未完成的漫畫,內容是關於美人魚的故事,我覺得很厲害。我對畫出來的圖畫沒什麼太多的想法,也不懂得怎麽定義漂亮還是不漂亮,我真正在意的是故事劇情。我靈光一閃,為何我不自己試畫看看?

        小學的時候,我就很喜歡看熱血的動漫或是關於特務、英雄與反派的卡通故事,那時最喜歡看的就是日本動漫《犬夜叉》、《名偵探柯南》、《火影忍者》等等,喜歡看的卡通就是類似於The Batman、Danny Phantom、Kim Possible、Totally Spies、Ben 10,甚至是Transformer風格的卡通。我覺得主角練就一身武藝,帶著一幫夥伴過關斬將、不停學習并且用盡全力保護人民、家人是件偉大、熱血的事,每個人物都有它獨特的魅力。

        我也很想要呈現像這樣的故事劇情,於是便決定開始作畫。我花了半天的時間研究怎麼畫人物,當時並不覺得自己畫得多麼糟糕,只覺得只要看得出人物的動作和表情、以及所在的場景就好,我最著重的依然是故事。我花了很多心思在構思情節上,我把自己相當喜愛的故事畫面都記錄下來,想一一呈現在漫畫中。我還記得當時在構思故事的時候,還仔細考量主角和配角們的人物性格。我事前就預計好這漫畫系列的長度,必須在十集内就完結。確保每一集的故事有合理的連貫性後,我才正式開始這畫畫路程。

        當時的我,畫畫比溫習功課重要,畫畫更比考試還重要。我可以在完成功課後就立刻作畫,考完試後就偷偷拿出簿子繼續畫畫。當時用來畫漫畫的簿子就是小學時用的作業簿,因為每年都會留下好幾本沒用到的作業簿,一方面是為了不浪費,一方面就是為了掩人耳目,不讓老師發現我在上課的時候偷做其他的事。但有一次,我的美術老師在經過的時候看見我在畫漫畫,我抬頭看著老師,筆都來不及放下,只能傻傻繼續看著老師,但老師只是看了好幾眼,說了句“不錯。”就走開了。我樂開懷了,不過老師也沒法說什麼,畢竟我已經完成功課,剩餘的時間用來畫漫畫也不為過。

        於是我每日風雨不改地畫漫畫,我就這樣一本接著一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如願完成了這十本,也就是十集的漫畫系列。我突然意識到,原來完成一個作品的成就感是這麼美妙,我也沒想到自己居然這麼有毅力,能全心全意完成這件事。我的漫畫瞬間在班上傳遍了,甚至還傳到其他的班級,看著身邊的男女同學坐下來專心翻看我的漫畫時,我充滿了滿足感。現在回想起來,那才是我真正創作時的純粹,不為什麼,只為創作,只想創作出自己喜歡、滿意的作品,再讓其他人看見、分享。這漫畫作品至今還完好無損地保留著,我偶爾還是會重新翻一翻看一看,想找回創作時最原本的純粹。


2020年11月9日 星期一

坎坷的綁牙路

        “綁牙”的正確說法應該是“糾正牙齒”,但“綁牙”簡單易懂,接下來還是以這日常說法來跟大家分享我目前這綁了兩年三個月的綁牙坎坷路。我選擇綁牙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於齙牙問題,我的上齒非常突出,當初十六嵗的時候,我便詢問私人牙醫關於綁牙的價格,他直言我的牙齒是最嚴重的齙牙,需要六千令吉的費用,而且還不包括檢查的費用,如今可能已經上萬令吉起跳了。

        最終我並不是在私人的牙科診所處理綁牙事宜,我決定在某政府醫院綁牙,當時牙科部門的牙醫就很明確告訴我,我至少需要等三年才能輪到我,總價格為一千兩百令吉。我以爲這已經是很長的時間了,沒想到還有人需要等到五年。

        我就這樣等了三年,就在我還在新山讀書的時候,牙科部門突然打電話給我,通知我回去檢查牙齒,可以安排時間綁牙。可綁牙是必須每個月回去複診、檢查,我不可能在新山與古晉來回飛,於是我推遲了綁牙時間。21歲的時候,我終於開始了我的綁牙之旅。

        綁牙對我來說就是找罪受,除了每個月要大老遠去到固定的政府醫院複診,還要忍受長達三四天左右的疼痛,剛開始綁的時候是疼到無法入睡,基本上也沒法咀嚼食物,連鷄蛋、豆腐、麵條都無法咀嚼,只能靠直接吞食,難以消化啊。其實綁牙的過程中,我前前後後走了蠻多的冤枉路,大多數人都是綁了兩年多就可以拆牙套,而我依然卡在糾正牙齒的階段,牙齒之間的縫隙也還沒完整密合,上下齒的咬合也還不準確。

        現在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疫情。因爲牙科部門關閉,我之前拖了整整兩個月才回去複診,結果我的牙齒之間的縫隙差距越來越大,縫隙一旦變大就很難再糾正回去,需要花更長的時間處理。今早我又收到電話,說明日的預約取消,需要再等確定的時間才能回去複診。由此可見,我的綁牙進度又延遲了一個月的時間,原本可能在明年年頭就能拆掉牙套,結果可能還需要等到年底才行了。


2020年11月8日 星期日

老掉牙的愛情劇情節

        記得小時候很常和家人一起準時收看愛情偶像劇,像是明道和陳喬恩主演的《王子變青蛙》,林志穎和劉荷娜主演的《放羊的星星》以及其他當時相當火紅的台灣連續劇。那時還覺得這些愛情劇情真是天真浪漫,讓人對愛情產生一種美妙的幻想和憧憬。

        愛情劇的類型至今依然層出不窮,都市愛情、校園愛情、職場愛情,但無論什麼樣的愛情劇或偶像劇,一直以來的劇情都一成不變,像是有一個固定的格式,沒有多大的新鮮感。或許人物設定方面沒法做太大的變動,但對於故事背景來說,可以更改的幅度算是非常大了。可我無法相信的事就是,現在居然還有這種老掉牙的都市愛情故事情節。

        每次開頭都是一樣的畫面,我甚至連鏡頭要怎麼運都了解得七七八八。好比如都市愛情劇,男女方的其中一方必定是高級總經理,或是一些高職位、難攀比的角色。第一集的第一鏡頭通常都會很浮誇,場景要麽設定在夜總會;要麽在公司大會議;要麽是某結婚典禮現場,又或者男女主角的豪車帥氣地停放在公司大門口前,拍攝他們伸出一隻脚,緩慢下車的畫面,通常有這場面,下一場景肯定就是一大群人在公司大門紛紛向他們敬禮,通常開頭就出現這些畫面,我都選擇不看了。

        人物設定方面沒法做出什麽評價,但是每一部愛情劇必須要有一個整天鬧事,只想談戀愛的女配角,還要有一個什麼都肯做,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男配角。這些固定的人物故事背景就不多說,但一些用到爛的劇情真的是逐漸氾濫。像是男女主角必須輪流生病或受傷,雖說“照顧”是加速感情升溫的好方法之一,但見多真的很膩。劇情中男女主角產生誤會這肯定是必須的,恩恩愛愛到最後誰還願意看?無虐不歡啊,但是失憶梗就是最不樂意見到的劇情之一。

        選擇性失憶、創傷症候群這類的詞很常在這些愛情劇中出現,近期最常看到的情節就是女主角都會經歷癡呆的噩耗。雖然說老梗可以不斷反复使用,觀眾也會買單,但從老梗中玩出新的風味不是更好嗎?一般我喜歡看的愛情劇偏向職場都市愛情劇,這類型的劇情都比較著重於事業、生活和鞏固愛情的基礎,我最喜歡看男女主角從一開始經歷了風風雨雨,到結局的時候才在一起的故事。

        如果男女主角在一半的劇情中就在一起,我通常就不看了,除非他們有共同必須要完成的大目標(必須要有意義),否則後半段都是拖戲的部分,像是男女主角有新的爛桃花因而產生誤會、雙方家庭有了問題或是男女主角其中一方出了事,也就是進醫院失憶的場面。但值得一看再看的愛情劇還是有的,目前爲止我覺得《親愛的,熱愛的》、《築夢情緣》、《冰糖燉雪梨》還不錯,至少男女主角不是盲目追求愛情,也沒有太多誇張的戀愛場面,更多的是真實,還有目標。


2020年11月7日 星期六

寫作的小習慣

        在這星期裡,我總共寫了五篇文章,包括這篇就六篇文章,文章長度不一,但都基本超過七百個字。這些文章都是當天決定題目並直接撰寫,並非事前預備好的。主要目的就是讓自己培養寫文的習慣,讓腦袋激蕩,次要目的就是想藉此分享一些我從小到大所遇到的事,在經歷某些事後的感想,當然還有一些值得我懷念,或者是至今都無法忘懷的往事。

        太久沒有坐下來好好寫文章,所以一開始的時候需要尋回當初的那股衝勁和坦然。我發現要直接坐下來寫文是件很難的事,當下沒有任何想法,也不知道該從何寫起,只有茫然,難以思考和投入。雖然說不管是寫文章還是寫小說都不能單靠靈感和心血來潮的感覺來推動自己,但這些都缺一不可啊。

        在這日更的生活裏,我發現自己在寫文章前必須要放空一陣子。煩亂的思緒是無法讓自己有一個清楚的寫作思路,我甚至要寫什麼都不知道。再來就是我必須要準備一杯咖啡,當然我現在也只能喝三合一咖啡。當我選擇寫文章的時候,通常都會坐在客廳完成,這時我反而習慣聽著電視機的聲音,寫到一半還可以看一看電視。從毫無頭緒到完成文章需用的時間大約是半個小時,其中應該是有十分鐘的時間是處於放空狀態。

        若是要重新構思故事大綱還是撰寫新的小說章節,那我就必須呆在安靜的房間裡完成,一樣必須要有一杯熱騰騰的咖啡。自從房間裏放一個小桌子後,我都會在那小小區域寫小說,空間窄小反而能激發我的想像空間,而在構思小說情節的時候,還可以在寧靜的環境中幻想劇情的呈現方式。

        可目前為止,我還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處理方式來解決我一直以來都有的困擾--晚上寫小說就睡不著的問題。我覺得除了安靜以外,我還很喜歡房間昏暗的視覺狀態。每當我在小桌子上寫小説的時候都習慣關上大燈,只開一個檯燈,如果四周過於明亮反而會讓我感到不自在,因爲這樣的習慣反而影響我在白天時寫小説的速度和質量,希望我能儘快找到一個合適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吧。


2020年11月6日 星期五

小時候的趣事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慌張找家人的經驗?我小時候可發生了好多次這樣的事件,通常都是在百貨市場發生,每次都是自己走丟,還好當時的治安還好,要不然我早就不知道被綁架到哪裡去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有一次在家裡的時候,我看卡通看到一半要找媽媽,我忘了為什麼,但我從客廳找到廚房,再從廚房找到房間,最後找到屋子外頭都不見我媽媽的蹤影。我當時害怕極了,怎麼媽媽突然消失了?家裡又只有我一個人。

        我家隔壁不遠處就是一整排的商店,我媽最常去那裡的小雜貨店買東西,那裡真的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可是去那裡也是需要一小段的路程,對於才四五歲的小女孩來說算是很遙遠的距離了。我媽跟雜貨店的老闆娘很熟,我當時堅信我媽肯定是去找老闆娘了。去到那裡的時候,我覺得最後的希望都沒了,我媽沒在那裡。我抬頭看著站在櫃檯裡的老闆娘問:“媽媽勒?” 老闆娘說:“你媽媽沒有來啊。”

        我已經在醞釀哭的情緒了,怎麼我媽也沒來這裡呢?我百思不解著。老闆娘安慰說:“可能你媽媽在家呢?” 我百般委屈地回:“我找了,沒有……” 老闆娘使出渾身哄小孩的招數,最後選擇送我個玩具。那時候很流行一種玩具,那就是一張卡片上印著一個女生卡通人物和各種不同服飾的圖案,只要全部拆下來就可以幫卡通人物搭配衣服、鞋子、包包之類的東西,算是一個低成本的芭比娃娃游戲吧。

        老闆娘就說這些都送給我,還吩咐我乖乖回家等媽媽。於是,我乖巧地拿著新玩具回了家。一回家就看見我媽站在客廳,我媽一見我從外頭進來,趕緊問:“你跑去哪裡了?” 我說:“我去雜貨店找你……我在家找不到你……” 我媽哭笑不得,“你沒找廁所嗎?我一直都在廁所啊。”

        我媽知道我拿了老闆娘送的東西後還特地帶我回去,因為實在是太不好意思了,可是老闆娘還是堅決不收錢,說就是送給我的。我當時真的蠻高興的,因為我媽沒不見,還賺了新的玩具,後來我也學聰明了,找不到媽媽的時候就去廁所找,我媽還真的是在廁所裡。


2020年11月5日 星期四

關於外送這行業

        想當年在大學宿舍裡吃的三餐都沒有家裡的飯菜,除了偶爾會到外頭吃飯,比較多的時間都是在院內解決三餐。每天吃食堂的飯菜、麵包和快熟麵,久了也是會感到厭倦,於是我也會打電話叫外賣,但不是麥當勞,也不是肯德基、批薩,而是普通家常菜的菜餚。

        那時候的外賣服務還沒普及化,沒有如今四處可見的Grabfood、Foodpanda、Hungry這一類的外賣服務,當時就只能找一些有在做外送服務的店家預訂餐點。一開始撥電叫外賣的時候,店家都會重複確認訂單,確定電話號碼以及在單上註明送餐地點,像是在舊還是新宿舍的區域。我最愛那家店的揚州炒飯和黑椒雞丁飯,一星期至少都會吃個兩次,而且都要額外加個荷包蛋。

        每次送餐到我們宿舍裡的外送員是一名約三四十歲的叔叔。他騎著私人摩托車,一來到就會一一跟我們打電話提醒,我們只要下樓領取即可。有些時候是食堂的攤位沒有營業,沒東西可吃,所以我幾乎每天都會叫外賣。時間一久,店家連電腦號碼和地區都不需要過問了,就連送餐叔叔都記得我了,偶爾還會跟我聊上幾句。

        記得有一次,大概是在下午兩點左右,我點了外賣,原本風和日麗的天氣在刹那間轉變成狂風暴雨,我當時在想:我的天,那個叔叔豈不是要淋雨了?!沒多久,我就接到了叔叔的電話,趕緊拿了錢衝下樓。看見穿著雨衣的叔叔全身濕淋淋的模樣讓我感到萬分愧疚,當時的感想就是:這份工作真不容易,有很多大家都不知道的辛酸。

        當我開始做了服務業後偶爾會遇到外送員,不久前我遇到一名要幫顧客領取蛋糕的Grab叔叔。他走到我們店前瞄了瞄,我問他有什麽事需要幫助,他便問我:“這裡是不是XXX?你們是不是有收到蛋糕的訂單?” 我疑惑地問:“可以給我看看訂單嗎?” 訂單上的地址是我們店的名字沒錯,我在下方看見顧客的要求標注:那是生日蛋糕,請小心拿,千萬別弄壞了,是要送人的。

        我們店裡是有賣蛋糕,但我們沒有提供Grab的服務,很明顯就是顧客自己放錯地址了。釐清後,Grab叔叔其實要去的地方是在我們那排店家最前面的蛋糕店。還以為這小插曲已經過去,外頭突然下起滂沱大雨,叔叔領好蛋糕後卻不能上車,他默默地站在我們店外,抬頭看著絲毫沒有變小的雨滴。那個畫面瞬間讓我想起了當年大學時候,那位給我送餐的叔叔。

        他手裡拿的可是生日蛋糕,萬一濕了怎麼辦?我走了出去,幫那位Grab叔叔撐傘,他很不好意思地說:“沒關係、沒關係,我等雨停就好了。” 我看了看天,回:“這樣的話你不知道要等多久啊,我還是先送你過去吧!” 我們店裡的另一名女員工剛好也走了出來,幫腔道:“對啊,這幾天的雨都是這樣,下得特別大,很難停的!” 叔叔這才妥協,“謝謝你啊。” 

        我送他回車裡的時候,那位叔叔還提醒我那裡有水坑,鞋會濕,叫我送到這兒就好,我回應說沒關係。當然蛋糕最後很安全地放上車,就在我倒回去店裡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我不只是鞋濕了,我後背的部分是完全濕透了,但一想到叔叔跟我道謝時不好意思的模樣,我覺得蠻值得的。外送服務真的不是什麼簡單的活兒,每次看到他們,我都覺得我的工作算是輕鬆、幸福了,如果能在關鍵時刻幫上他們的忙,這絕對是值得榮幸的事。


2020年11月4日 星期三

記錄平凡中的不平凡

        想必每個人都寫過日記吧?小學的作文總是避不開寫日記的命運,我相信自己永遠都會記得那傳統寫日記的格式。我一開始寫日記的時候是在小學時期,那時候買了一本封面精美,上頭還有金粉點綴的小日記本,日記本上還有設計一個小鎖頭,附帶兩把小鑰匙,當時同學之間很流行用這包裝精美的日記本。那時候的自己天真以為有了鎖頭的日記本就不可能被人打開來偷看,其實只要用筆就能輕易撬開,這方法誰都知道,並沒有任何防範作用,但那時只覺得這日記本超級好看。

        寫日記不外乎就是將每日所發生的新鮮事記錄下來,無論是喜或悲都可以一一寫下。我的確堅持寫完這一整本日記本,但之後沒再繼續,不是因為厭倦,而是日子過得太過於普遍,每天上學、放學、畫畫……都是在重復做同樣的事,於是停筆不再寫了。上了大學並開始實習後,我發現自己在大學經歷過的事都忘得七七八八,沒有留下太多深刻的印象,一切都很模糊,我甚至無法肯定那是真的曾經發生過的事。

        我的記性向來就不好,我可以連昨天晚上吃過什麽都忘記。我開始感到危機,為何我就是記不住呢?不開心的事,忘了也罷,但那些曾經令我感概、感動和開心的事也都不記得,那我每天過的生活豈不是流水賬?只是虛無?我決定重新拿起筆,買一本比以前還厚的本子,開始寫日記。

        一開始只是寫了一天就停了好幾天,並沒有堅持每天書寫,後來發覺這失去了寫日記的意義,便開始天天在睡覺前挪出半個小時來寫,詳細地寫。有時候我只會將特別的事記錄起來,並寫上感想,現在反而連一些芝麻小事都會寫起來,好比如今天吃了一大盤飯,但不到一個小時又能將一大碗麵吃下肚,這沒什麽特別,但那就是我的生活,平凡但喜樂。

        以前會覺得寫日記就是把想記得和值得紀念的事記起來,但其實平凡的日常生活也是最佳的題材和內容,不應該省略自己平時生活的模樣。我現在習慣將一些大小事都記錄起來,在過去的字句中挖掘不一樣的自己,看見平凡中的不平凡。堅持本來就是件很難做到的事,就算沒有每天記錄自己的生活,但總可以在不同的媒介上分享自己的心情和狀態,時刻提醒自己要好好生活,愛惜時間的每一分一秒。


2020年11月3日 星期二

奇特的室友

        大學時期,我是在新山留學,當時該大學的舊學生宿舍是三人一室。我總共換了兩批室友,第一批室友是兩個讀會計的學姐,而第二批是讀中醫系的學妹。我跟會計系的室友並不熟悉,可能是讀的科系不同,生活習慣也不同,我們彼此也沒多少交際,只是偶爾說說話,在同個空間做不同的事。我跟第二批的室友們相對的熟悉,她們很好相處,也很可愛。

        讀中醫系的兩位室友都不是新山在地人,所以我們有許多共同話題可以聊,像是習不習慣新山的生活環境,來到新山後遇到什麼趣事。其中一名室友長得很可愛,個子不高,笑容甜美,性格也很開朗、逗趣,她第一次見到我的第一反應居然是要求我和她一起合照,我還是第一次遇到一個根本還不認識的陌生人要求合照,我當時直接問她:“你為啥要跟我拍照?” 她看著手機的照片,喜滋滋地回:“我覺得你很帥啊。” 原來是連談話都這麼可愛的女生呀……後來她還說第一次推開宿舍門時還以為進錯房間,怎麼看到一個男生在裡頭。

        跟她相識久了之後便漸漸了解她的飲食習慣和一些……奇怪的睡覺習慣。她睡覺的時候習慣戴著耳機,聽著戲劇的聲音睡覺,可能她是看戲看到一半就睡著了,但每次看到這情形時,我都在想要不要過去幫她把手機關掉,可萬一她像一般的老人家一樣會被驚醒呢,於是我便作罷。

        這件事還不算什麼,記得當時差不多是將近臨晨三點左右,當時的我正戴著耳機,一邊聽歌一邊打報告,突然間聽見“嘻嘻嘻……”,一個短暫卻尖銳的笑聲,宿舍裡是一片黑暗,唯獨我的電腦能照明書桌的一小範圍,我在想這麼晚了誰還在院裡嬉鬧?我的宿舍是在三樓,於是我往樓下望了望,除了花花草草,什麼都沒有。

        或許是我聽錯了。我默默坐回原位,繼續敲打鍵盤,隨著鍵盤“噠噠噠”的聲響,又傳來緩緩的笑聲,我這次趕緊放下耳機,再仔細聆聽,這一回我聽得一清二楚,這笑聲居然就是從我後方傳來的。我回過頭,看著依然躺在床上一動也不動的室友,我走過去看了看她,她睡得可真香啊,這笑聲是她發出來的麼?我疑惑地看著她。我重新坐回位子上,只不過這次我是直接面對著室友看,沒幾秒,她真的笑出了聲,而且還比之前更大聲,我傻眼了,我還真是第一次親眼看見有人在睡夢中依然還可以笑出聲。用力笑了幾聲後,她抖了抖突然醒來,一睜開眼就看見一臉呆若木雞的我,她又笑了,不過是清醒又害羞的笑。

        我問了一個很白目的話,“你在幹嘛?” 她抱著抱枕,害羞地回:“我被自己笑醒了。” 這的確是件很奇特的事,但搞笑的事情就是,另一個女室友並不知道她會在睡夢中嬉笑這件事,當她遇到這件事的時候也是相當震驚,而且還多次遇到可愛室友說夢話又嘻嘻笑的聲音,這絕對是我在住宿舍時遇到過最難忘的經歷,每想一次必定會笑一次。


2020年11月2日 星期一

唯一的噩夢

        人的一生中會有多少場讓自己畢生難忘的噩夢?目前爲止,我只夢見一次讓我至今都無法忘記的噩夢。這大概是在我四、五歲的時候所夢見的噩夢,夢境的内容其實很短,但依然是我不想再夢見第二次的恐怖噩夢。夢裏的我很矮小,首先映入眼簾的畫面便是某購物商場的大門,我擡頭往左一望,是我媽,再往右一看,是我爸。

        媽媽不發一語地牽著我的手,跟著爸爸的脚步一同走入電梯。電梯裏就只有我們三個人,兩大一小都沒説任何話,異常安靜。爸爸按了某一個樓層,電梯門關上沒多久後便重新開啓,沒有任何人要搭這電梯,而爸媽都同時踏出了電梯外。我一回神才發現媽媽并沒有牽著我,於是想趕緊追上他們的步伐,可是望著他們已走遠的身影,電梯門霎時關了起來,我慌張地大喊:“媽媽!爸爸!”

        我想按開門鍵,奈何身高不允許,踮起脚尖還是按不到開門鍵。電梯門沒有重新開啓,反而還繼續往下移動,我只能眼睜睜看著樓層的數字顯示表不停變化。等待的時間異常漫長,電梯也沒有在任何一個樓層停下,我的心情更加焦急,最後終於回到了一樓。電梯門一開我就立刻冲了出去,期待投入爸媽的懷抱,聽見他們擔憂地跟我說:“你這傻孩子剛才怎麽呆在電梯裏不出來呀?”可是,外面空無一人,根本沒有爸媽熟悉的身影,空蕩蕩的場所加大了我的恐懼,我直接在原地放聲大哭,不停喊著“爸爸、媽媽”……

        我驚醒了,倒吸一口氣,身體筆直的從床上彈坐起來,在黑暗中左右查看還在熟睡中的爸媽。我松了一口氣,這只是一場夢……我很慶幸他們都還在,他們沒有消失,沒有真的離我而去。我擦了擦眼淚,再次確認爸媽都在身邊便緩緩地躺回去閉上眼,催眠自己趕緊睡覺。

        我知道這只是一場夢,但這讓當時只有四、五嵗的我有了短暫的陰影。在和家人出門的時候,我一定會捉著某家庭成員的衣角不放,去到哪裏就跟到哪裏,深怕他們會如同這夢境一般突然消失,再也找不到他們。我從來沒跟任何人說起這場噩夢,對我來説,夢中那些沒臉或穿白衣服的“鬼”、樣子醜陋的“妖怪”並不可怕,也不會讓我在睡夢中驚醒,只有親人的離去才是我腦海中最深層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