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

孤而不獨,獨而不孤

        我曾經幻想自己獨自生活的日子將會是什麼樣的景象,我的第一個感想就是很安逸、自由。因爲我本就屬於懂得自我相處,欣賞他人快樂的人。我的朋友並不多,而能長期聯係並相處的人五根手指頭都能算出來。除了較常聯係認識好幾年的朋友以外,我基本沒跟任何人再有交際,剩下的時間就是與自己的家人相處。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家中排行最小,也是第六個孩子,而排在我之前的便是家中排行最大的大姐還有四個哥哥。很多人聽見我有大姐和這麼多位哥哥時都會感到無比羨慕,一致說我非常幸運,因爲我可以得到許多的疼愛和關懷,從小就能在兄姐們的照顧和愛戴下成長。可實際情況是我根本鮮少能真正體會到與兄弟姐妹一起相處時的歡樂氣氛。

        我並沒有和兄姐們共同成長,也沒有一起共同經歷過任何大小事,就連我們以前相處的時光也都很短暫,我甚至都無法記清我們小時候是怎麽一起生活的,記憶模糊,自然不會有太多的感受。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我和大姐就相差了整整二十歲,而我與最小的哥哥還差了個十二歲,是不是覺得這年齡差距有些大?沒錯,我的確就是一位莫名其妙突然蹦出來的孩子,也因爲這年齡差距,我們并不像大家口中的兄弟姐妹般每日打鬧、聚在一起玩耍,而是與現實有著天差地远的相處模式。我與他們也沒有過多的交流,就像熟悉的陌生人,當大家聚在一起的時候就像朋友聚會一樣,既不親密也不生疏。這就是孤獨的開端,於是我在成長的道路上踽踽独行,更多的是自己一個人玩樂、解悶。

        兄姐們後來都在外發展,結婚生子,就只剩最小的我陪伴在媽媽身邊。話雖如此,小的時候我並不覺得孤獨,明明知道自己有好幾個兄姐,但是沒一個能陪我、照顧我,但久而久之也習以為常。形单影只的我也學習一個人獨處,跟自己玩耍,我可以一飾多角玩家家酒,也可以坐下來安靜地看電視或做功課。“孤獨”也可成為我的代名詞,大學的時候我也很常獨來獨往,一個人出門逛街、買東西,獨自在餐館吃飯,也可以一個人去K房唱歌。我一天可以有大半時間都是自己呆著,既不覺得害怕,也不感到寂寞。其實懂得跟自己作伴的人,心可變得更踏實,因為不需要顧慮或擔心太多,因爲你清楚自己在做什麽,想要做什麽。若是身邊的人越多,我反而越感到驚慌,我會不知道該把自己放在哪個位置,最後就淪為最角落,不起眼也沒什麽用處的小人物,覺得更無助和難受。

        這讓我想起了胡海泉在他的《問泉》書中所提到的句子——孤而不獨還是獨而不孤。現代人的生活就是名副其實的孤而不獨的狀態。大部分的人身邊都會圍繞著不同類型和各種年齡層的友人或親人,但他們依然會覺得孤獨,失去了這些人的陪伴後就變得無依無靠,也就是熱鬧後的孤寂,最終只剩下孤單落寞的自己。我覺得最舒服的就是獨而不孤的人生狀態,雖然自己很常在夜裏默默寫字、聽音樂,但從不覺得孤單,反而自得其樂,更能微笑面對所有的事情。一個人的生活並不可怕,別浪費可以讓自己好好喘口氣的機會,別以爲老是沉浸在喧鬧的人群中就會顯得自在、開朗,也不要因爲沒人陪伴或沒人在意而感到絕望、自卑。學會擁抱自己、接納自己,靜心體會自己呼吸時的狀態,你會發現其實孤獨並不存在,而獨處是讓生活多了一種浪漫和愜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