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6日 星期六

【星洲 | 我們這一行】菜鳥食品銷售的學習之路

文章刊登於30.08.2023(星洲日報)



        目前從事食品批發商的行業,我以前不曾從事任何與食品有關的工作,或許服務業多少能與食品沾點關係,但絕對不包含推銷和推廣食品、與顧客溝通交流、達成買賣這一部分。

        我所處的新批發部剛營業不久,遇到的顧客要不是自己開檔做小生意,要不便是開雜貨店、咖啡店的老板。

        原以為只是很簡單的批發開單,顧客要買什麽,開單就行,結果遇上的顧客都不說牌子名稱、包裝和大小,只說自己要什麽。

        “我要冬炎醬一箱,麻油一箱。”

        冬炎醬是哪種?麻油又是哪個?就在我一頭霧水,又不知道從何問起的情況下就只能帶著顧客走遍整個批發部,查看每個貨架,一一詢問是不是他們需要的商品。

        我雖然知道日常生活會用上的食品以及一些調味料,但也僅限於“知道”,而不是“熟悉”。

        “香麻油和烏麻油的差別在哪裏?怎麽價錢不一樣?”

        “我要買醬油,哪一個比較好?我不要太鹹的。”

        面對種種問題,我幾乎都答不上來,初入此行的我連醬油、醬青、曬油都分不清,白米醋、老醋、香醋、蘋果醋、甜醋等等也不知該怎麽分辨。

        “你是新來的嗎?看你好像什麽都不懂。”

        “你這裏沒有老員工嗎?找知道的人來啊!”

        這些質問都深深刺進我的心裏,我也只能抱歉地點點頭表示自己的確是新進的菜鳥員工,所有東西都需要從零學起。

        幸好還是有一些通情達理,較為友善的顧客會稍微講解這些食品的差異性。但心裏著實過意不去,怎麽自己什麽也不懂。

        後來我就上網查找這些食品、調味料的資料,多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再來就是抽空在批發部來回查看,熟記商品的牌子以及包裝大小。

        可最後還是發現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基本知識有了,商品名稱也記熟了,但不明白顧客的購買需求,不清楚他們為何會選這個牌子,而不是其他牌子,無法為顧客推薦產品。

        於是我增加與顧客溝通交流的次數。遇上平易近人的老板,我會多攀談幾句,“這個牌子的長壽麵每次都被顧客賣斷,很受歡迎啊。”

        老板就很自然地接腔道:“因為這面比較有嚼勁,沒有那麽容易軟爛,我每次也只買這個牌子。”

        “老板,那我們賣的紅腐乳有兩款,為什麽會選這款呢?”

        “因為這蓋子是塑料的,方便開關,也保存得比較好,那種鐵蓋的會生銹!”

        每次顧客的回答都為我上了一課,讓我有種茅塞頓開,恍然大悟的感覺,而這些都是在網絡上找不到的知識。

        顧客是我最好的老師,就在我足夠了解產品以及他們的需求下,我們之間的買賣關係才能長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